10月15日,山东体育学院与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合作签约暨教学科研训练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深泉外国语学校崇德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山东体育学院教科训党总支书记兼教务处副处长李双军、纪委综合处处长郝起、教科训对外业务合作发展顾问丁海洋,山东仁爱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朱仁明等一行出席活动,济南市深泉外国语学校书记贝广勇、副书记程震、副校长姜东升、张新伟全程参与,仪式由张新伟副校长主持。

仪式伊始,贝广勇书记代表学校向莅临现场的领导嘉宾致以热烈欢迎。他表示,深泉始终将艺术教育、体育教育与国际教育作为重点办学方向,构建“贯通式培养、一站式服务”的育人体系,其中体育教育更是助力学子升学的重要战略渠道。近年来,学校已成功向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输送多名优秀体育特长生;自2024年组建女足队伍后,仅一年时间便斩获重量级荣誉——2025年“中国体育彩票杯”山东省足球锦标赛女子U14组冠军、2025年“奔跑吧·少年”黄河流域九省区青少年三大球邀请赛足球项目全国冠军,体育教学成果显著。贝广勇书记强调,学校体育品牌建设,既是“体育训练与文化课学习兼顾”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也离不开高校在专业资源与学术指导上的支持。期待双方进一步完善体育人才培养链条,助力更多深泉学子通过体育特长考入山东体育学院,实现学业与职业发展的双重突破。

李双军书记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理念、实践成果及对此次合作的规划。他说道,中共山东体育学院教科训党总支始终以“对接需求、协同创新、集聚特色”为发展理念,围绕“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体育院校”建设目标,为学院教学、科研、竞赛训练三大核心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与组织支撑。在具体实践中,党总支一方面创新推进“训科医教培”五位一体奥训基地建设,目前已高水平保障8支国家队驻校备战奥运会,彰显专业体育院校服务国家奥运战略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边界,与多地体育部门、教育单位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社会服务新格局。针对与深泉的合作,李双军书记表示,山东体育学院将从四大维度提供全力支持,推动双方在体育教育领域实现协同发展。

姜东升副校长结合学校体育建设实际,进一步阐述了合作需求与具体目标。他介绍,学校目前已与多省份体育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在足球、摔跤、竞走等体育专项领域形成显著优势,且始终坚持“训练与文化课兼顾”的培养模式,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完善的训练设施,确保体育生既能提升专业技能,又不耽误文化学习。同时,希望双方共建长期稳定、资源共享的教科训一体化实践平台;开展体育特长学生的选拔、训练、竞赛与文化学习,探索体教融合育人新模式;打造具有区域示范性的体育后备人才孵化基地,助力学生通过体育特长实现高质量升学。

仪式核心环节,李双军书记与贝广勇书记代表双方正式签署协议,在场领导共同为教学科研训练实践基地揭牌。

此次签约授牌仪式,不仅印证了两校在教育事业上的深厚合作基础,更开启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广阔前景。未来两校将以实践基地为平台,推动合作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持续提升协同育人水平,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体育人才、推动区域体育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